一碗羊肉汤,藏尽红尘世

发布时间:2019-10-05 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会1901-4 郭书达

世间美食千种万种,不提海外之地,单是九州地界,八大菜系、上千种美食足以迷花眼睛,赚足人们的口水了。但在我眼里,一碗普普通通的羊肉汤足以囊括世间百味,足以满足人们的味蕾,给人以美的享受了。

说到羊肉汤,即使基本上每个超市的大街小巷都有几家不起眼的羊汤小馆,但羊肉汤的历史却不知流传了多久。只能知道羊主膳的历史在西周时期就开始了。据《礼记》记载,羊与牛、猪同列为“大牢”,古人们在进行祭祀活动时,要把羊分成肩、臂等21档。战国以后,士子们都把“以鼎烹羊”当做极高的荣耀。中国汉字“鲜”字,羊也占其一半,充分说明了羊味道的鲜美。不仅如此,羊肉汤更是一种强健筋骨、滋补养生的大补之物。本草纲目中写道:“羊肉能暖中补虚,补中益气,开胃健身,益肾气,养胆明目,治虚劳寒冷,五劳七伤。”还在没读过这些的时候我就从父母嘴里知道它是“热”的,能御寒暖身,是冬天补养的佳品。

自古以来的文学家、诗人等对羊肉汤更是情有独钟。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“陇馔有熊腊,秦烹惟羊羹”的诗句;清朝诗人杨静亭在《都门杂咏》中说“煨羊肥嫩数京中,酱用清汤色煮红,日午烧来焦且烂,喜无膻味腻喉咙”。 对于羊肉汤的鲜美,又有“春潮起秋汛至,彤蟹对虾媲美;海贝海参竞鲜;沙光羊汤一色。”的说法,将羊肉汤与湖里的蟹虾,海中的扇贝、海参列与同类,足以看出古人对羊肉汤的喜爱之情。在古代,人们对羊肉汤的喜爱甚至能够影响仕途乃至命运。据《南史·毛修之之传》言:“修之尝为羊羹,荐魏尚书,尚书以为绝味,献之大武,大悦,以为大官令。” 毛修之凭羊肉汤直上青云,又有中山国国君“一杯羊羹亡国”的典故,古人对羊肉汤的评价可见一斑。由古推今,我们亦可言:“羊羹,实为鲜美之物也!”

人的吃喝应当与时空环境搭配。若在寒风呼啸的冬夜,将一大块羊肉细细切开,放入滚烫的开水中。看着那一片片羊肉在水中欢跃、沉浮;看那羊汤也由无色透明的水色一点点浓郁、一点点浓稠,并一点点地变成清澈的乳白色,诱人的气息也逐渐迸发出来,汤正在文火上翻腾,并发出“咕噜咕噜”的响声。再放入葱段、姜片、花椒,青白相间的葱段在浓白的羊汤中起舞,把清香散入汤中;姜片给肉片镀上一层粼粼波光,使羊肉更加嫩滑;花椒却沉在汤底,默不作声的笑了起来,在除去膻味的同时,更给羊汤加入了别样的风味。待羊汤彻底浓白后,将羊汤盛入碗中,再加入青翠欲滴的香菜,只见奶油般的汤中,沉浮着一片片鲜香的羊肉,青翠的香菜铺在汤上。与其说这是食物,倒不如说这是食材间的交融,味道间的融汇,是最朴实也是最珍贵的艺术品。喝羊肉汤时,饼是必不可少的。一块好饼足以让羊汤的味道得到升华。吃一口饼,喝一口汤,饼与汤在口中融合交汇,饼吸收了汤的鲜美,汤中又蕴含了饼的厚重二者发生了完美的融合,一口下去,尽是满足与幸福。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,伴着一张饼沉下肚,整个身子便被一股热浪席卷。大口吃肉,大口喝汤,吃得大汗淋漓,喝得全身温暖,好像人世间一切的忧愁与寒冷都被这碗羊汤所驱赶,只留下欢乐与温暖。

人世间纷纷扰扰,多少离合悲欢都藏在一碗羊肉汤中。这一碗羊肉汤,不知驱散了多少严寒,带来了多少温暖。当你悲伤忧愁时,喝一碗羊肉汤吧,它一定会让你暖胃暖肺又暖心的!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