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诗为媒,静待君心

发布时间:2019-06-17 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


中1802-2刁泽玉

今天所写,仅仅关于《诗经》,关于诗,没有世俗灵肉,没有情感纠葛,我们今天不励志,不彷徨,不求索,今天请你把心交给我,我愿倾尽全力去打造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。我将抛下一切俗念,只为将“诗”读给你听。

——前记

《诗经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本不是由名人所著的举世著作,它是春秋时期芸芸众生的性灵之歌。或是才子佳人们的吟诗作对,或是士人大夫的爱国之心,或是祭祀颂歌,或是民风民俗。那是人类对于诗发出的最早的声音,余音绕梁,悠悠唱了几千年。

在我还没有靠近它的时候,我便已经在心底里无数次的幻想过它的芳姿卓越。若不是那跨越千年的惊鸿一瞥,我怎会相信,有一种文字能够穿梭于古往今来的诗人笔下。我又怎会知晓那悠悠历史沉淀之下的纯纯熠熠。一句诗,几个字,便书写了我华夏文明的荣光。诵一诵《诗经》吧,那里有一个不一样的世界。无论是书生意气还是江湖惆怅,一词一句都牵扯着盛世风光。

其实在我心中《诗经》早已逾越了它作为一本诗集的意义,它仿佛早已成为了一个有血肉,有情感的女子。她生于春秋,身世迷离,享年三百零五。三百年间,她走过了万水千山,看似历尽沧桑,实则纯真可爱。究其一生所历,不过是风、雅、颂三字。风之纯丽,雅之高朗,颂之瑰丽。诗经之美,各有韵味,上游碧落,下绕梧桐。

也许《诗经》的确已经距离我们很遥远了。可是,这世界上的很多距离不只会给我们带来无数的怀想,也会给我们无穷的吸引。“不读诗,无以言”是千百年来人们对《诗经》的诚恳之心。往事滔滔如流水,我看诗内皆如烟,诗内看我曾几变。我与诗,隔着一层纱幔;世界与诗,隔着一万个我;我与世界,却不及诗的亿万分之一。溪边柳,桥边雨,朦胧烟雾皆可成诗。我们常常听诗,仿佛那是一个传说;我们常常颂诗,仿佛那是一生所获。岁月匆匆,你我皆是过客;行路漫漫,我们都是游子。漂浮于世,山河眉眼都是最美的诗句。

可是诗经于我,得之我幸,失之我命,实在是强求不得。若是有缘,在你心神宁静之时,或可听那关关雎鸠,度那蒹葭苍苍,遍寻窈窕淑女,赏尽人世风光。若是有缘,当你读到“有美一人,清扬婉兮;邂逅相遇,适我愿兮”,说不准会见到那位姣如明月,面若桃花的佳人。正所谓“邂逅相遇,适我愿兮”。至情至性之间“桃之夭夭,灼灼之华,之子如归,宜其室家”的美好愿望便会如期而至。若是有缘,你将会偶遇一切当世罕见的君子,“有匪君子,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。若是天公作美,则有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的运气。若是世事无常,亦敢言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。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”可惜我只是一名俗世女子,牵尘涉水,历尽凡相,可能并不具有传情达意的笔法,以至于不能写出那《诗经》之中万分之一的神情。我只是一个旁观者,旁观着前尘,亦旁观着现世。

关于《诗经》我所知不多,它的文学乃至历史,它的价值乃至成败,我绝口不提。我只是想借着笔墨之间的那一点拙劣笔法,将诗经之美,诗经之殇,细细道来。不管你是否了解乃至熟知,是否不屑乃至鄙夷,请给《诗经》一点时间,必将还君一份清平。

苍茫诗海寻佳酿,君若有心,酒自香。

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: